树与蒲公英
music none
忙碌的都市人,或许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,没有察觉到我国正在面临流失中华文化和方言的危机。
可能就算知道了,也不以为然。
这种漠视更为可悲。
突然觉得,身为客家人的我,并不完全能掌握客家话-- 会听、会明白,但在表达方面,并不流畅。
我把语言统称为沟通的媒介,所以方言对我来说,也算是一种语言。以目前的来讲,它是属于即将没落的语言。
如今,我周围的朋友都不懂得讲方言。是的,方言在不知不觉中,消失了。
也许很多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,反正它不像英文,不懂得运用它,也可以在这里过得很好。
可是,方言其实类似中文,蕴藏着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沟通文化。身为华人,就应该有与身俱来的义务去掌握它。如果我这一代的年轻人不懂得方言,那这门沟通艺术很可能会在下下一代消失于新加坡。
我舍不得,却不知有何管道或奖励措施,能够激发如今被“洋化”的年轻一代学方言。
但或许,我们应该先为该如何保留中文和中华文化而操心。
---
总觉得,在这里,语言一旦失去了经济价值,就等于是一个被宣告破产、必须接受无期徒刑的罪犯。不过,纵观亚洲, 又不见得经济一样繁荣的日本和韩国会出现相似情况。
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?
回头想想,经济、繁荣、地位、成就、荣耀,真的这么重要吗?新加坡人,真的需要那么务实吗?
还是我的看法太狭隘了?
--
有时,希望自己是一颗树,因为地下头看时,就能安心地看到脚下还有根。
蒲公英随风飘散、到何处皆能落地生根的生态特质虽超然独立,但即使它飘得再远、能再好地适应环境,与其他精英植 物并存,它始终还是一颗原本就不属于那片土地的蒲公英。
在新加坡,到底是树比较多,还是蒲公英?
忙碌的都市人,或许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,没有察觉到我国正在面临流失中华文化和方言的危机。
可能就算知道了,也不以为然。
这种漠视更为可悲。
突然觉得,身为客家人的我,并不完全能掌握客家话-- 会听、会明白,但在表达方面,并不流畅。
我把语言统称为沟通的媒介,所以方言对我来说,也算是一种语言。以目前的来讲,它是属于即将没落的语言。
如今,我周围的朋友都不懂得讲方言。是的,方言在不知不觉中,消失了。
也许很多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,反正它不像英文,不懂得运用它,也可以在这里过得很好。
可是,方言其实类似中文,蕴藏着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沟通文化。身为华人,就应该有与身俱来的义务去掌握它。如果我这一代的年轻人不懂得方言,那这门沟通艺术很可能会在下下一代消失于新加坡。
我舍不得,却不知有何管道或奖励措施,能够激发如今被“洋化”的年轻一代学方言。
但或许,我们应该先为该如何保留中文和中华文化而操心。
---
总觉得,在这里,语言一旦失去了经济价值,就等于是一个被宣告破产、必须接受无期徒刑的罪犯。不过,纵观亚洲, 又不见得经济一样繁荣的日本和韩国会出现相似情况。
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?
回头想想,经济、繁荣、地位、成就、荣耀,真的这么重要吗?新加坡人,真的需要那么务实吗?
还是我的看法太狭隘了?
--
有时,希望自己是一颗树,因为地下头看时,就能安心地看到脚下还有根。
蒲公英随风飘散、到何处皆能落地生根的生态特质虽超然独立,但即使它飘得再远、能再好地适应环境,与其他精英植 物并存,它始终还是一颗原本就不属于那片土地的蒲公英。
在新加坡,到底是树比较多,还是蒲公英?
<< Home